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在密码币(加密货币)的江湖里,梗文化如同一条隐秘的线索,串联起投资者的喜怒哀乐与市场的荒诞瞬间,这些流传于社群的玩笑话,实则是行业生态的生动缩影。
“比特币跌破 3 万美元就进厂打螺丝” 是早期流传最广的梗之一。2021 年比特币经历多轮暴跌,从 6.9 万美元的高点俯冲,每当价格逼近 3 万美元,社群里便会涌现大量 “进厂” 表情包。这个梗既带着投资者对资产缩水的自嘲,也暗含着对加密货币高波动性的无奈 —— 涨时喊 “财富自由”,跌时盼 “东山再起”,极致的反差感让它成为跨越牛熊的经典。
“狗狗币信仰者” 与 “马斯克推文经济学” 则是迷因币(Meme Coin)浪潮的产物。马斯克多次在社交平台为狗狗币 “带货”,从 “狗狗币是人民的货币” 到 “将狗狗币送上月球”,每一条推文都能引发币价异动。网友顺势造出 “买狗狗币,等马斯克发推” 的梗,讽刺这种完全依赖名人效应的投机行为。更有人 P 图将马斯克头像与狗狗币 Logo 结合,戏称其为 “币圈带货一哥”,戏谑中揭露了部分密码币缺乏价值支撑的本质。
“Luna 归零” 衍生出的 “我还有 Luna” 系列梗,堪称加密货币史上最扎心的玩笑。2022 年稳定币 TerraUST 脱钩,其姊妹币 Luna 从 119 美元暴跌至 0.0001 美元,无数投资者一夜爆仓。此后,“你还有 Luna 吗?” 成为币圈禁忌式问候,衍生出的 “Luna 牌纸巾”“Luna 墓志铭” 等二次创作,既是受害者的创伤共鸣,也警示着杠杆交易与算法稳定币的潜藏风险。
“Web3.0=PPT + 空气币” 的调侃,则直指行业乱象。部分项目方拿着华丽白皮书圈钱,实际代码行数为零,被网友嘲讽 “发币全靠喊,落地全靠演”。更有甚者将 “去中心化”“区块链革命” 挂在嘴边,却偷偷挪用资金跑路,催生了 “ rug pull(拉地毯)” 一词的流行 —— 当项目方卷款消失,投资者只能苦笑 “又被地毯绊倒了”。
这些密码币的梗,是投资者用幽默解构焦虑的方式,也是行业自我净化的隐性机制。它们像一面面镜子,照见市场的疯狂与理性、贪婪与恐惧。读懂这些梗,便能读懂密码币世界里那些荒诞却真实的生存法则。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